中国传统葬礼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价值。在中国文化中,生与死被视为同等重要,人们相信灵魂不死,死者能投胎转世还有来生。传统葬礼不仅是对逝者的送别,更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和启示。
传统丧葬礼俗形式多样,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民间,办丧事被称为“白喜事”,这体现了人们对死亡的一种特殊认知。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移风易俗,火葬逐渐被认可,但在一些农村边远地区,“入土为安”的传统观念依然盛行。传统丧葬礼俗的传承,不仅是对祖先的敬重,也是对家族文化的延续。它让我们在面对死亡时,更加从容和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。
传统葬礼主要流程
1.送终
当老人生命垂危时,子女等直系亲属会守护在其身边,紧张而又焦急地准备听取遗言,静静等待亲人生命的最后时刻。一旦亲人去世,便迅速将老人从卧房移至正庭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。这一做法源于民俗观念,人们认为若在床上去世,灵魂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。接着,家人会烧纸钱、鸣放鞭炮。烧纸钱一是为了表示死者归西,二是向邻居报丧;鸣放鞭炮则以其声响宣告亲人的离世。
2.报丧
死者咽气后,家人会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帖或亲自登门通报死讯,明确告知开吊下葬的具体日期。报丧的孝子需身着孝服、头戴孝帽。到别人家报丧时不能进门,若有人迎接,无论长幼,孝子都要叩首,以表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丧礼的庄重对待。
3.入殓
入殓分为多个步骤。首先是为死者整容,包括剃头、刮脸、换发、擦洗身体、穿上寿衣等,之后用白绸或纸钱掩面。民俗中有规定,不能给死者穿皮衣皮裤,以防死者转世为兽。为死者穿衣时,要格外小心,不能让眼泪滴到死者身上。在死者死后24小时内,要选择好时刻将尸体移入棺中。入棺时,死者一般头朝里脚朝外。
根据写作素材中的内容,传统葬礼上的入殓,有小殓、大殓之分。小殓就是为逝者净身、穿衣的过程;大殓就是将逝者从床上移入棺木的过程。入殓的讲究很多,比如在开始入殓之前,部分丧主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入殓时辰,有的还要请道士,按死者生肖和死亡的月份干支,以五行说法,推算犯冲的生肖和忌讳事项,然后书写下来贴在墙上。入殓时,由长子抱头、次子抱脚,如子多,则其余子均抱腰,请来的亲友或举重(抬棺人员)四至六人,用绸巾兜住死者的腰,先将尸体的脚放入棺内,然后缓缓将尸体平放入棺内。尸体放入后,再于尸体两侧分置死者生前所爱之物、衣服、穿戴、饰物、生活用品和冥器等。入殓时还会在尸体枕下垫一些带籽的棉花,取绵延子嗣之意,以求后代子孙人丁兴旺。一切送老物放好后,在逝者遗体上依次叠盖亲友所送的“重被”,最后一条为孝子、孝孙所送,俗称“子孙被”。被子盖完后,大殓仪式结束。
4.守铺与守灵
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,家人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铺侧,此为“守铺”。死者入棺后,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,称作“守灵”,这一行为表达了家人对逝者的尊重。
5.搁棺
为选择吉地安葬死者,可能会停棺在家,称为“搁棺”或“停棺”。在古代,搁棺较为常见,时间也较长,现今则不常见,即使搁棺时间也不会太长。
6.居丧
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。男子不穿华丽衣服,穿草鞋(如今已不常见);妇女脱去装饰品,脱下彩色衣服。孝子在居丧期间不能理发、同房、会晤亲友、参加宴会、进寺庙等。
7.吊唁
吊唁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,礼数、方式由与死者关系的远近决定。死者子女接到讯息后哭悼、问明死因并奔丧。亲友吊唁时,孝子要迎接陪同。
8.接三
民俗认为人死三天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,为其请僧众念经礼忏或放焰口救度恶鬼,可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天堂。送三时用纸扎车马供死者上路用。
9.放焰口
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,摆放三宝让饿鬼得到救助,脱离苦海。有佛教的《瑜伽焰口》和道教的《缸罐焰口》,与做道场作用类似,现不多见。
10.大殓
当着逝者家属的面,将逝者遗体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,盖上被子,钉上钉子封棺。
11.出殡和下葬
孝子摔瓦盆后出殡开始,执“引魂幡”带队,沿途乐队吹打并散发纸钱。将灵柩送到墓地埋葬,亲属在灵柩放稳后抓一把泥土扔于灵柩上“添土”,最后封土。
12.烧七
下葬后亲属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,一共七次共四十九天,有叫魂等活动,“断七”为正式葬礼部分结束。
13.守孝
按古时儒教传统,孝子需守护在父母墓周边三年,期间避免饮酒食肉、娱乐、夫妻同房等。
14.牌位
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逝者名字的牌位。
15.扫墓
亲友于清明节、春节等节日期间修理、打扫墓地。
中国传统葬礼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,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、对孝道的传承、对仁爱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。在现代社会,我们应传承传统葬礼文化的精神内涵,同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发展,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。